一块屏幕,激活一个社区:看板桥社区如何“智”理民生在合肥板桥社区,一块几乎占满整面墙的智慧大屏,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生活。社区党总支书记不需要再频繁翻阅厚厚的台账,他的新“助手”,是集成在屏幕后的50多双“AI眼睛”。“过去,‘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’;现在,这条‘针’接上了数据线,很多工作变得事半功倍。”他感慨道。
从“人海战术”到“数据导航”:寻人效率的飞跃
社区的智能化转型,最初源于一个紧迫的民生痛点——寻找走失的老人。
“我们社区老龄化程度不低,老人出门忘路的情况时有发生。”社区网格员回忆道,过去的寻人方式如同大海捞针,“家属心急如焚,我们陪着在监控室一帧一帧地看,几个小时下来,眼睛都花了,还未必有结果。”
转机来自于“AI赋能”。如今,只需在智慧平台输入走失老人的照片,系统便能瞬间在数以万计的视频流中,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,并自动勾勒出老人的行动轨迹。“从一筹莫展到精准定位,现在最快只需几分钟。”主任说,这为生命救援争取了无可替代的黄金时间。技术在此刻,不再是冰冷的代码,而是守护长者安全的一道温暖屏障。
24小时在岗的“AI哨兵”:安全治理无死角
这套系统的智慧,远不止于寻人。它更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“社区哨兵”,将安全防护网织得又密又牢。
防火于未“燃”:通过AI算法,系统能自动识别楼道内违规停放的电动车,并对社区内的疑似火情进行实时预警。社区网格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:“以前禁燃禁放烟花爆竹,全靠网格员用脚板走遍每个角落。现在,烟感报警器配合高空摄像头,一旦有情况,网格员手机APP立刻就会响起警报,实现精准、快速的现场处置。”
畅通“生命通道”:占用消防车道是社区管理的顽疾。
如今,AI视频监控可自动识别违停车辆,并第一时间推送告警信息,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。
延伸的守护:智慧平台的触角还延伸至社区沿街商铺。通过与警方系统联动,商户内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可实现“一键报警”,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数字化新格局。
云端大脑:灵活高效的智慧核心
支撑这一切的,是一个部署在云端的“智慧大脑”。扬州电信副总经理曹轶揭示了其背后的技术优势:“这个平台的核心在于其灵活性和稳定性。我们已上线18种AI算法能力,可以根据社区的不同需求,像拼装积木一样快速调用相应的功能。”
所有的数据处理与存储都在云端完成,这不仅避免了社区自建机房的高成本和维护难题,更保障了平台运行的平稳与数据存储的安全。“这是一种简单、高效、灵活的数字赋能方式,让基层社区也能用上以前只有大企业才负担得起的先进技术。”曹轶补充道。
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,从人力密集型到人机交互型,板桥社区社区的这块大屏幕,照见的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图景。它告诉我们,最好的技术,是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,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它带来的安宁与便利。


客服1